7月24日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自2015年开展以来,共征集原创童谣7000余首,遴选推广了《中国字 中国人》《南音颂湾区》《鸭定鹅》等280多首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优秀童谣作品。
“我小时候唱的一些童谣作品,现在的小朋友还在传唱,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是属于每个时代独有的符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总导演郑一航认为,优秀的童谣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文化自信。
近十年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在全省各地学校广泛开展,汇聚、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童谣词曲创作者,也吸引了香港、澳门学校和创作者积极参与。
“童谣这一文化载体具有传承保护方言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表示,童谣能够促进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和文化认同。
展演分为“古韵童游记”“新声万花筒”“童心传声机”“星辰望远镜”四大篇章,通过童声合唱、视频短片、现场访谈等形式,结合非遗、科技、体育等元素,用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开展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广东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用嘹亮的歌声呈现了岭南大地推进“百千万工程”、喜迎十五运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绿美广东的生动图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婷
发布于:广东省牛途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